逍遥右脑 2010-03-07 13:25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希思(Chip Heath)教授最近接受传媒采访,对以讹传讹的“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做出批评和澄清。所谓“莫扎特效应”是指聆听古典音乐能够起到提高智力的神奇功效。这个说法缘起于拉舍尔(Frances H. Rauscher)等人的系列研究,他们从1993年到1998年在《自然》等专业刊物上先后发表了三篇研究报告。最初的实验是让36名大学生聆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 448)》,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发现,聆听莫扎特的音乐能促进空间相关的作业能力,智商测试(IQ)提高了8或9分。其理论依据是,音乐与人类的空间认知能力分享着共同的神经机制。
这个研究受到了传媒的广泛报道,“莫扎特效应”也在社会传播中被夸大和神奇化,造成轰动效应。商家及时推出“莫扎特效应CD”,热心的父母让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儿童、幼儿、甚至婴儿和胎儿反复聆听莫扎特音乐。有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考试时给学生播放古典音乐。美国有几个州已经通过法令,要求州政府资助的幼儿园播放古典音乐,并向新生儿的母亲免费发放古典音乐的CD。目前这股“用莫扎特音乐提高智力”的风潮也传到了中国,互联网上可以发现许多销售“莫扎特效应CD”的站点。
然而,社会传播中的“莫扎特效应”是一个神话而不是科学。1999年8月26日的《自然》杂志以“莫扎特效应的前奏还是安魂曲”为题刊登讨论,包括两篇强烈质疑的文章。其中,哈佛大学查伯里斯(Christopher F. Chabris)通过meta-analysis方法指出,拉舍尔发现的“莫扎特效应”增进认知的作用是微小的,也无法反应出总体的IQ或推理能力上的变化。而这一微小的具体表现的提升完全可以用简单的右脑“愉悦刺激”作用来解释。另一篇质疑文章出自斯蒂尔(Kenneth M. Steele)等9位美国和加拿大的心理学家。他们首先指出,1994至1995年已经有4份(专业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无法确认拉舍尔等人最初发现的“莫扎特效应”——空间推理能力的增强,表现在IQ测试上8—9点的提升。拉舍尔等人继而在1998年的报告中对此效应做出限制,改用以“折叠和剪切纸张作业”来测量时空推理能力的增强。但是,斯蒂尔研究小组按照原始报告采用的步骤进行重演性实验,结果没有发现音乐对推理能力(无论以何种方式来测量)有任何明显的提高。同期《自然》杂志也发表了拉舍尔本人的回应。她首先说明,他们的研究从来没有宣称“听莫扎特音乐能使智力提高”,“莫扎特效应”仅仅限制在“时空性的作业”(spatial-temporal tasks)的范围内。她认为,查伯里斯的批评针对的是“抽象推理能力”,而她研究的“时空性的作业”只是前者的一个子集。至于研究结果无法重演的问题,她指出,虽然“莫扎特效应”无法在所有实验条件下重演,但也有研究成功地重复了这一结果。(但我们从文献注释中发现,在她列举的11篇支持性的研究报告中,有5篇出自她自己的研究小组,还有3篇出自同一个研究小组)。最后拉舍尔略带讽刺地说,不能因为有人无法使面包发酵就否认“酵母效应”(yeast effect)的存在。在此之后,对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在认知心理学界不再被同行关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观察。首先,拉舍尔等人的研究仅限制在大学生群体,对于其它身份和年龄段的青少年从未进行相关研究。其次,“莫扎特效应”的功效远没有那么神奇,对智力提高的帮助是暂时性的(很快消失)、微小的(幅度不大)和局部的(只限于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推理能力)。最后,“莫扎特效应”在科学上的可靠性并未得到同行的确认。
希思教授与他的合作者瑞士心理学家班格特(Adrian Bangerter)所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受到质疑的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概念——“莫扎特效应”会在社会传播中被夸大和神化以至于如此风行?他们追踪了从1993年到2001年这个概念的传播历史,认为是由于对教育失败的焦虑使人倾向于采用简单而神奇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