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备考:语文很好学,作文很好写

逍遥右脑  2015-07-19 19:06

  一、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多么重要。从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一位在谈到自己的经验时说:“语文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应试的需要。一个生,必须首先做好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四是训练。
  积累的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二是考点积累法,三是易混点积累法。
  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是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一个,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有两本词典: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现代汉语词典》;二上商务书馆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时拥有《同义词辨析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经常翻检,培养对汉字的认读,正确书写和使用的。
  二是善于对易混字音、字形和同义的词语、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分考点训练的中的列举的字词;综合训练中出现的字词等。
  三是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二)积累文言实词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3.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三)积累古诗文名篇。
  (四)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二:阅读的习惯
  (一)诵读。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的诵读,除些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他是一各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多读。一要挑选《语文读本》是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一个高中生至少也得读20部以上的名著,这个数字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有点大。
  (四)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
  三、写作的习惯。
  1、积累素材。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
  2.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
  4.要注意文章的模仿。
  5.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6.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
  7.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愚顿的力量
下一篇:201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李唐庄的沈家大院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新高一备考:语文很好学,作文很好写】相关文章
【新高一备考:语文很好学,作文很好写】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