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9-01-05 13:01
中班阅读区绘本故事:《啪啦啪啦砰》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将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精神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实施者,我们又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刚开学,我和小朋友们在班级里创设了阅读区,孩子们自己制定了“阅读公约”,老师写字,孩子们画画,共同完成。孩子们经常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到“好书分享”袋和小伙伴们分享。宋佳蕊小朋友给大家分享了绘本《啪啦啪啦砰》,她分享的理由是书里的小鼹鼠搬家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情,小鼹鼠咬了一口萝卜,太辣了,辣的它“呸、呸、呸”,把嘴里的萝卜全部吐出来啦!太有趣了!
作为旁观者我仔细观察了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场景一:彤彤用手指着书名,停留在封面,甜甜把注意力集中在大蛇的画面,其余孩子都在随便翻阅。场景二:雯雯盯着小鼹鼠撞到红薯的画面停留了30秒,冬冬看着小鼹鼠摔跤的样子笑出了声音。场景三:牛牛看到大蛇的画面告诉了旁边的小朋友,小杰和瑶瑶在寻找大蛇的画面。而一旁的苗苗在一页一页地翻阅,并没有被吸引。场景四:有四名小朋友各自翻阅自己的图书,一页一页地认真看,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根据以上的观察,我就孩子的阅读情况做了简单的分析:在观察中,雯雯细致地观察到小鼹鼠被撞到的表情变化,而其他幼儿只是单纯的观察小鼹鼠的动作,可见孩子们之间的观察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牛牛能将自己的发现表述出来分享给同伴,可见他有了初步的分享意识;冬冬看到小鼹鼠摔跤的画面笑出声音,说明孩子能够通过画面看懂故事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大部分孩子还没有建立阅读封面的习惯,拿到一本书直接翻阅内容,在封面没有停留;孩子们在看书时,注意力都集中在小鼹鼠啪啦啪啦的动作上,而忽略了小鼹鼠撞到了什么东西,孩子们在个别阅读时,缺乏一定的整体性。
在孩子们进行了前阅读的情况下,我带领孩子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了精读,一页一页地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小鼹鼠的表情变化,展开激烈的讨论:小鼹鼠在做什么?画面上都有什么? 瞧,小鼹鼠的表情有变化吗? 小鼹鼠怎么了?它在干什么?接着让孩子们关注故事中小鼹鼠的表情变化,讨论小鼹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情?通过讨论,让孩子对故事有了深入的理解。在理解故事的情况下,我让孩子们续编故事,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故事,我把孩子的话记下来:幼儿1:“小鼹鼠搬家的时候碰到了好多东西,毛毛虫、萝卜、蚯蚓……”幼儿2:“小鼹鼠搬家的时候看到了一只小萝卜还有一只大萝卜呢!”幼儿3:“小鼹鼠在捉小蚯蚓呢!(她把小鼹鼠画在了土地上面)
在看的过程中,有两个小朋友画的小鼹鼠遇到了苹果。这时有小朋友提出了疑问:“苹果不是长在地底下的,是长在树上的!”“小鼹鼠的家在地底下,他碰到的东西都长在地底下。”而画这幅画的孩子说:“这个苹果是从树上掉下来滚到洞里的。”顺着孩子的思路,我抛出问题:“到底哪些东西是长在地底下的呢?”
我带领孩子参观了学校里的种植园,让家长带了一些长在地底下的农作物(土豆、山芋、胡萝卜、花生),让孩子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通过多种感官扩展知识经验。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喜欢在地底下生活的小动物(地鼠、蚂蚁、蚯蚓、蛇),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最大化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孩子们进行续编故事之后,我开始尝试让孩子讲故事,可以讲原来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编的故事,可以讲给小朋友们听,也可以讲给家人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问题:有的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声音太小了,其他小朋友根本听不见,还有的小朋友讲到一半不记得了,怎么办?于是,小朋友们又用绘画的方式提炼出讲故事的好方法: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点,还可以做动作;讲故事不记得了可以借助图书或者请其他小朋友接着讲。
最后我们对故事进行了表演,孩子们一起商量故事中的角色,需要的道具等等,他们自由讨论、自主选择,我们的表演开始了。表演时角色由少增多,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地增强规则意识,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等待、轮流、交换角色,体验游戏时的快乐。一日活动皆课程,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学会观察孩子,才能了解孩子,读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