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误区

逍遥右脑  2010-03-05 21:26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奠基阶段,也是最容易困惑的青春期。如何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优化教育,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历来是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占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生动形象的比喻:对学生的雕塑,两个主要的雕塑家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中生活,又大多把他们的家长当做天然的权威和偶像,家庭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

初中学生的家长年龄一般在40—45岁,大多是工人或个体营业者,文化程度中学;少数具有大学学历 ,从事教师、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医生等职业。他们都经历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下乡插队,抽调回城,在向往、抱憾和困惑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如今寄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将来能成为有作为的人才。但是,对于时时掌握孩子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施加教育和引导,往往是有缺欠的。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初中教育工作的教师兼班主任,看到家长在教育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目前初中学生的家长在教育观上存在着误区。

(一)“不能委屈了孩子”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父母对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仍视为“没有长大的孩子”,疼爱有加,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不让干家务,一些家长每天为学生洗衣服、整理书包、收拾文具,有的家长甚至喂着吃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经常吃零食,着装追求时髦。家长不放手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缺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溺爱、呵护的结果,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先天不足,意志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骄”、“娇”二气严重,适应性不强 ,不能承爱挫折的考验,依赖性大,解决问题能力差,劳动技能差,缺乏独立的个性。如此下去,将会使学生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将来走向社会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环境。

(二)片面性、盲目性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信心等)还不成熟,没有树立起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的责任心,学习的积极性和意志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和要求。而不少家长只是依靠学校,不是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刻苦精神,想起来催问几句,忙起来不闻不问,甚至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平时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学习的。仅把目光盯在考试分数上,如果“分”上不去,埋怨学校没抓好、教师没教好,并片面认为如果没有特殊的途径如另外补课、辅导等,学生是学不好的。因此煞费苦心地请家教、找辅导班或转班转校,不惜花费重金。有的家长花钱是为了了却心事,以免将来受埋怨。一些学生名正言顺、毫不吝惜地花着家里的钱,却是悠哉闲哉地混日子。

(三)高期望值及其反差

在目前应试教育条件下,高考起指挥棒的作用。家长焦虑与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中不能取胜。家长的焦虑与担心给学生心态增加了焦虑、不安及很大的压力,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据教育专家分析,90年代中学生的特点是:重视个人价值,有个人本位思想、不愿接受传统道德的约束 ,信息吞吐量大,情感饥渴突出,缺少同龄伙伴的友谊,民主要求强烈,金钱物欲的倾向明显,需要磨炼的机会太少等等。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努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集体及他人良好的意识和行为。 因此学校与家庭应该协力做好“塑选”工作,可是目前存在着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家长或冷漠不上心 ,或迁就放任;有些家长教育引导方法不当,不是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功利观

中学是学生世界观从萌芽到逐步形成的时期。初中学生对理想认识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特点,他们往往把将来找出路、谋求职业做为自己的理想。党和政府强调提出要教育学生树立 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社会主义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需要加强正确的教育引导。一些家长却疏于这方面的教育,家长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一般是希望先升入重点高中然后考入大学。应该说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考入大学受到高层次教育,是为了学得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增长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本领,所以教育影响学生有很强的进取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注重全面素 质的提高。不乏有一些家长带有明显的功利观念,寄希望学生上大学才能罢脱将来就业的困境,以谋求单位条件好、赚钱多的职业。这种功利观虽然有时也能影响学生成为学习的驱动力,但是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常常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社会上消极诱因的侵蚀,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便是自暴自弃,甚至悲观失望,酿成不良后果。

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观的误区有其自身原因,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家长教育观的误区反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很多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科学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家长会逐渐走出教育观的误区。学校与家庭培养教育学生成材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责任。做为教师应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以实际工作影响家庭教育。由于职业特点教师较之学生家长更熟悉各种教育知识和手段,更了解教育规律,应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介绍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家长经常交流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研究有效的方法途径,共同促进教育过程的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下一篇:暑假,让孩子下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初中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误区】相关文章
【初中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误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