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六 环境保护 第3讲 生态环境保护》考点及考点训练

逍遥右脑  2014-01-25 10:11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强化专练

 

1.读“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最高级消费者是              。

 

(2)图示中初级消费者是           ,是                 营养级。

 

(3)该食物网中共                         条食物链。

 

答案 (1)草和树 狮 (2)鼠、松鼠、兔和鹿 第二 (3)6

 

考点二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强化专练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亚马孙雨林绵延数千英里,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总面积的85%在巴西境内,其面积比西欧还大。亚马孙雨林是地球上约一半动植物的家园。

 

(1)简述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

 

(2)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人们滥伐森林可能造成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 (1)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采矿、公路建设等。

 

(3)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森林的减少将使亚马孙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减少、沙漠化进程加剧、土地干涸以至不适于耕作。

 

考点三 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专练

 

3.一个又一个刺眼的数字告诉我们:保护地球家园刻不容缓!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在未来的50年内灭绝。读“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1950年人口是1850年的大约               倍,鸟类灭绝数是1850年的           倍。这说明人口增加与物种灭绝数量呈           关系。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3)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各国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址保护区。其划分的依据是(    )

 

A.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B.自然保护区的对象

C.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D.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答案 (1)1.8(1.5~2.0) 2.8(2.5~3.0) 正相关

 

(2)自然原因:自然灾害及物种竞争中的自然淘汰;人为原因:捕猎、采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B

 

☆☆考向示例☆☆

 

命题视角一 湿地的干涸及其保护

 

(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填选项字母)             和              。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答案 (1)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2)B

 

(3)B D (4)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

 

命题视角二 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②处土壤侵蚀强烈的原因。

 

(2)①处有“中华水塔”之称,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怎样才能保护“水塔”不枯?

 

(3)“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中福娃迎迎代表的珍稀动物是藏羚羊,为了方便藏羚羊的迁徙,青藏铁路在经过自然保护区时,应怎样保护当地环境?

 

(4)图中①处环境恶化对长江下游地区有何影响?

 

(5)图中草场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如何防治?

 

答案 (1)是传统农业区,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地势高差大,流水侵蚀强;风大,风力作用侵蚀强烈。

 

(2)保护植被,退耕还湿、还林、还草。

 

(3)洼地“以桥代路”;修建缓坡通道;山地开挖涵洞。

 

(4)河流水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河床抬高,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影响下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危及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草场沙化、退化。加大对草场的管理,严禁过度放牧,进行轮牧或舍饲、半舍饲方式养畜,建立饲草料基地等。

 

☆☆课时反馈☆☆

 

1.风是塑造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和动力之一。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展示风的搬运、堆积和森林的防风作用。要求如下。

 

(1)写出实验所需器材。

 

(2)写出实验步骤。

 

(3)根据实验的结果,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风沙的危害?

 

答案 (1)可变速的小风扇一台,木板一张,沙子若干,树枝若干。

 

(2)第一步:在木板上做好刻度以比较不同风速下风力对泥沙的搬运距离;

 

第二步:将沙子堆放在木板的一侧,将电扇放在同一侧,打开电扇,实验不同风速下沙子被吹拂的距离;

 

第三步:将树枝挡在沙子运动的前方,打开电扇,观察沙子的位移状况。

 

(3)植树造林,建设防风林带。

 

2.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是因为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这里形成了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此外,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现在,三江平原还有宜农荒地110万公顷,但是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3)湿地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

 

(4)三江平原停止开发并加以保护,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要“退田还湖”?

 

答案 (1)三江平原地处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蒸发量小;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2)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

 

(3)湿地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湖面扩大,可削峰补枯,减少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避免因湿地丧失而造成的气候恶化。

 

3.下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                   ,其主要危害是                          。

 

(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                   ;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                        。

 

(3)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           、           、           ,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              、          。

 

(4)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             、         。

 

答案 (1)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影响农牧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 破坏植被、轮荒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

 

(3)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森林破坏 土壤侵蚀 生物多样性锐减

 

(4)土壤侵蚀 C处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 D处为亚热带丘陵地区

 

4.(2009·湖南长沙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2008年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International Polar Year)。活动于2007年3月1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启动。全球63个国家的5万多名研究人员将开展228项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地球两极,关注人类的未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并制定了“IPY中国行动计划”,其中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考察计划(PANDA计划)成为IPY核心科学计划之一。

 

 

(1)填表比较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的异同点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相同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              圈以内,纬度高

气候

气候寒冷,一年分寒季和            季

不同

海陆分布状况

 

 

典型动物

企鹅

 

 

(2)2007年11月12日上午10时,“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启程,开赴南极执行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80°22′00″S、77°21′11″E)为我国建造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并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

 

冰穹—A至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提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在冰穹—A处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有                。

 

(3)我国科学家提出的PANDA计划包含对海洋、冰架、裸岩、冰盖、大气和近地空间等要素的综合考察,涉及大气圈、冰圈、               圈和            圈,观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的关联。

 

(4)研究全球变暖对两极的影响是本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最主要的课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因素有                  。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面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科学家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家预测之二:全球洪水、旱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请你就下面的地理要素任选一项加以预测并说明预测理由。

 

①冰川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

 

②热带气候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

 

(5)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洞”,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大气圈中的臭氧主要集中            层,而臭氧洞的形成跟对流层高度有一定关系,请在上图中用曲线绘制全球不同纬度的对流层厚度示意图。

 

答案 (1)相同点:极 暖

 

不同点(海陆分布状况):南极地区主体是南极大陆,四周被三大洋围绕 北极地区主体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大洲

 

典型动物: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2)1050~1100千米 海拔高、空气薄,极度干燥、水汽含量极低,大气透明度好,望远镜观测几乎不受任何大气干扰

 

(3)岩石(地壳) 生物

 

(4)燃烧矿物质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毁林

 

①减小;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的消融量增加

 

②增大;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使热带气候的范围向南北两侧延伸

 

(5)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 平流

 

如右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下一篇:2011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工业及产业联系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选修六 环境保护 第3讲 生态环境保护》考点及考点训练】相关文章
【《选修六 环境保护 第3讲 生态环境保护》考点及考点训练】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