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7-01 14:46
9月28日,杭州市和睦小学举行的全国首次小学生“选美”活动落下帷幕。历时20多天,除了一年级的新生没有参加外,二至六年级12个班的几百名学生全部参与。经过几轮筛选,获得前三名的孩子被学校评为“校树”(男)和“校花”(女)。
本是一个小学校举行的选美活动,但由于是“小学生”担当选美主角,且在全国尚属首例,因而在社会各界引发了一场风波??媒体关注、市民议论、家长聚焦、学生好奇。随着“班花”、“班树”的胜出,更使该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当校花?当校花的孩子是否优秀?小学“选美”之举到底是否可取?
大家来谈
周国安:文不对题的背后媒体聚焦
此次“选美”发生在小学校园,但是社会影响伴随着选美进程的发展,事情“越闹越大”。各地新闻传媒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9月9日,当地的《每日商报》率先报道和睦小学的“选美”事宜,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竟聚焦了省内外数十家媒体的目光,连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央电视台、南京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都投来了目光。各大网站BBS掀起了狂热的讨论。校长张敏表示:“原本选‘班花’‘校花’只是和睦小学“生命力”教学系列活动的一个环节,没想到却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实际上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是是非非”的争议中。 吴礼明:媒体在小学生“选美”充当着什么角色 人民日报:如何看待小学“选美” 北京晨报:小学生选美应该叫停 东方早报:全国首次小学“选美”有憾 选的还是“三好生” 胡水雷:小学生“选美”意欲何为 小学生选美 家长担忧 小学生“选美”意义何在 “选美”啥时候成了教学改革
透视目的
张校长回答到:“当然不是为了选出一个漂亮的学生,我们的活动是要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懂得一个美丽的人到底要具备哪些素质,从而认识到对人的评介应该是多元的。”同时他表示,其实活动只是一个形式,过程能带给孩子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前期主题班会上的讨论,要求每个孩子提出自己的“美丽标准”,然后是征文,还有最后投票时必须提出的理由;对参赛的学生来说要才艺表演,要提出自己的“美的宣言”。这些措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同时也带来了能力的培养。“新学期不是刚刚实行新课标吗?”张校长说,“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孩子评介体系的改变,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从这一点考虑,成绩好不一定是最好的,长得漂亮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们要让孩子觉得美的含义是多元的。”
透视过程
?学校1-6年级的各个班级召开一场主题为“怎样的人才是美丽的?”主题班会,会上学生们发表意见、相互讨论,说说他们心目中对美的认识,以及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美。
?“我心中的美丽天使”的征文在校园里声势浩大地展开。
?9月9日,一份为举行选美活动准备的调查问卷发到和睦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的每个学生手中。问卷前言写得言简意赅,大意是“人人都有爱美之心,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发现自己身上的美,以及心中的最美”。寥寥几句,阐明了学校的选美初衷,也将这所小学带入了“选美”事件中。
?每个班级首先根据主题班会讨论出来的“美的标准”选出代表班级出赛的“班级形象使者”。
?预赛第一轮,12个班里共选出24名“班花”“班树”。学校为24名学生每人做了一幅60cm×80cm的宣传画,替换下了原?的名人画,帖在走廊上。
?复赛,从中筛选出前十名;胜出十人作为候选人角逐总决赛。
?9月28日选出10名“校花”及“校树”,并从中选出一名“美丽天使”。
透视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选美”是教师隐退幕后,由学生自主操作。变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活动。
当选的24株“班花”、“班树”中,当选原因五花八门。不过这24名“班花”、“班树”中因外貌美而入选的仅六七人,大部分则因心灵美或拥有一技之长而当选。
“整个活动,从头至尾,学校老师都没有给孩子任何暗示,完全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评选出来的。”张校长介绍了这次选美的“无标准”标准,“整个过程是没有标准的。我们的初衷是想通过这次活动能引起孩子们去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美。其次,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美,发现别人身上的美,然后去追求这种美。每个人不可能完美,但他在做的时候要追求这种完美。要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美的地方,美就在我们的身边。美是多元的,长得好看是一种美;学习好是一种美;行为规范有礼貌也是一种美;声音好听唱歌好、体育好都是一种美。我们要告诉他们,美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对美的看法是有区别的。甚至这次评上了,能够平静地面对成功这是一种美;失败了、遇到挫折了,能够微笑地面对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这同样是一种美。真正的冠军属于全校每一个学生,因为在这个活动中,有的人是红花,有的人甘当绿叶,有的是为别人作嫁衣、为别人出谋划策,有一种集体的荣誉感。在活动当中,他们都尽情展现了自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