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1-19 02:07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复习案
【备考策略】
根据近年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知识,既要从微观上掌握具体的考点知识,又要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复习本专题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分配制度;突出一个原则——效率与公平;强调两个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2.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分析说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3.结合财政支出和财政作用等知识,分析“家电下乡”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说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及意义。
4.运用税收的基本特征、作用等知识,分析个税调整、燃油税改革及其它一系列税收调整的必要性。
【构建主干体系】
【核心要点突破】
【典题训练】
(2010•安徽综T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考查学生理解知识以及运算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D。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题干中李某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即36000元+8000元=44000元,个人专利和出租房屋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5000元+6000元=11000元,开个体杂货店所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即15000元。故答案为D项。
1.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提示:(1)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2)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提示:(1)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保证。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提示:(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典题训练】
(2010•天津综.T4)图1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试题突出强调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资网S5U]
【规范解析】选D。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属于促进社会公平的支出,而三年逐年增加,突出体现了财政的②④作用,①③不合题意。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吗?
提示:(1)财政收入的多少需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放入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
(2)在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若社会财富总量一定,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全面认识财政收支状况
【典题训练】
(2010•江苏单科T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
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征税与纳税的知识。依法纳税作为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最起码的经济责任。本题知识难度较低,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讲,意义深远。
【规范解答】选A。这里要回答依法纳税的“原因”,①从公民角度考虑,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③从国家角度考虑,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长远利益。②、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1.比较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2.财政和税收是如何对经济进行调节的
3.税收的作用
提示:(1)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保证;
(3)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4)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高考真题探究】
1、(2010•北京综T33)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两个收入分配的图示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缩小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的有关信息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A。本题旨在考查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的理解。从图示可以看出,实现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就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有利于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都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①②符合题意;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都容易使收入更加悬殊,③④不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
2.(2010•新标综T1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④改善水资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南水北调工程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经济生活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环境的协调发展,②④符合题意;南水北调工程不会直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也不是为了改善水运条的,①③不符合题意。
3、(2010•东综•T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命题立意】本题以“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体现国家意志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本题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这一知识点。社会的公正、和谐,需要解决好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效率问题、工作中心问题不属于社会公正、和谐的内容。收入差距问题是社会不公正、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A、C两项均不科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国家的工作中心依然是经济建设。D更是与题意相悖,应选择B项。
4、(2010•江苏单科.T34)材料一: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生活有关理论知识;从图表数据中获取信息摸能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任。
【规范解答】解答第(1)问要按照图表1、图表2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行逐一分析。在组织具体答案中要确认表头阐述的内容不变。围绕主题展开。具体要看数据的变化情况。此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常识,这一点得分不容易。第(2)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在思维广度上较宽,思考深度不难。本社问学生可以转化为财政投入的意义,特别是重视民生。
【标准答案】(1)图表1表明近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
(2)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 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模拟演练】
一、选择题
1.王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某国有银行工作,月薪1 500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王某辞职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个体运输,月收入达到3 000多元。后,王某用手中积累的资金炒股,获得收入150万元。王某的这些收入依次分别体现了下列分配方式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2.近年,我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下列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是
A.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
B.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C.中央财政增加补助地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D.在全国范围内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常规疫苗接种
3. 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4.2009年6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了已经实行一个多月的烟草税新办法。政策调整后,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至36%,雪茄烟由25%调整至36%。此次国家大幅度提高烟产品消费税税率是为了
A.促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B.调节个人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C.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D.调节进出口贸易
5.下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 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 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6.国务院决定,到2010年底国家将投资4万亿元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国家投巨资扩内需促增长说明
A.国家发挥对资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B.市场经济是资配置的唯一手段
C.国家实施“共同富裕”的战略
D.国家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有效地调节资配置
7.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 “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②逐步提高最低丁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③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
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据统计,目前占全国职工总人数8%的企业高管与垄断行业的职工,占有全国工资总额的55%,而占全国职工总人数92%的普通职工,只占全国工资总额的45%。解决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有
①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
②国家财政补贴普通职工
③工资薪金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某外企的技术员月工资是5000元。他的收入分配方式属于D
A.按劳分配B.按技术要素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
10.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公平问题。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意味着:
①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 ②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将会削弱
③社会救济体系的压力有所减轻 ④劳动者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2009年9月,人力资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政府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 ④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温家宝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下列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①效率的提高意昧着财富的增加和公平的真正实现②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提高经 济效率的保证③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④在初次分配中要讲效率,再分配中要讲公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 2009年9 月,人力资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被称为“限薪令”)。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有利于实现
A.科学管理 B.同工同酬 C.社会公平 D.按劳分配
14.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体现了政府的良知。为了分好这个“蛋糕”,政府应该
①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②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
③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
④制定企业工资方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据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今年二季度的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二季度GDP为1.33万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表示:二季度财政收入3694.01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27.9%;财政支出2832.9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9.2%。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近几年中国加大打击走私力度,已经收到了成效,关税收入大幅度增长
B.中央整顿了财经秩序,加强了税收征管,堵塞了漏洞
C.经济增长加快、经济效益提高
D.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结果
16. 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研究了利用财政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全面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我国政府支农惠农的财政资金
①是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 ②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和活动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有利于
①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②提高农村企业的经济效益[ks5u合法权益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④D.③④
18.右图漫画《新“筋急转弯”》行为属于
A.偷税行为 B.抗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欠税行为
19.(2011•许昌模拟)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够合理,要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关系,就应该
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会公平
④ 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肯定强者”
①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②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
③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1. 2009年8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透露:农业人口60岁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在通过试点完善之后将逐步推开。该政策体现了我国政
A.注重效率,促进农民致富
B.注重公平,统筹城乡发展
C.通过财政再分配,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改善农村基本条
22.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由谷超豪、 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每人获奖金500万元人民币。对于这500万元奖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③从分配方式角度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属于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 2009年9月,人力资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政府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 ④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 2010年中央一号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
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在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江苏省人力资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2010年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26.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出新的部署。某校为贯彻意见精神,利用形势报告会、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同学在听专家关于“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的形势报告会的笔记中记有: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和各地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经济在2009年呈现逐渐回升向好趋势,并出现诸多亮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领头羊”、第三产业精彩纷呈、民生工程遍地开花、农村市场日益活跃、特色产品出口增加……[高考资网S5U]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
27. 材料: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和改革开放带的巨大变化。为此,某校高三学生黄雅芳、闫佳佳等决定在国庆长假组织探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和认识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同学们走访了退休职工王爷爷家,下表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年份全年家庭收入(元)全年家庭支出(元)ks5u
工资收入其他收入食品支出其他支出
1981年8000550250
1995年12000115045004650
2010年4000075001500026500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王爷爷一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4分)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2)姚梦柯同学们在采访中发现,王爷爷家只把多余的钱款存入银行,理财方式单一。请你对王爷爷一家的理财方式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28.材料一 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按可比价格计算)
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启动实施了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特点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内需十条措施、汽车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措施。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根据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说明国家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8分)
29.材料一:住房关系民生,关系内需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9年,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即“国11条”)提出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税务部门将把物业税“空转”工作推广至全国,表明物业税开征步伐将大大加快;201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19个月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为稳定房价提一些合理化建议。(12分)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D。月薪1 500元是在国有银行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月收入3 000多元是从事个体运输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150万元是资金炒股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A、B、C都不符合题意。
2、【解析】选D。A项是社会保险,B、C两项属于社会救助,D项是社会福利。
3、【解析】选C。政府推出医改方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新医改不是收入分配制度,也不是优势互补,只是保障基本医疗卫生,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4、【解析】选C。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提高烟草消费税主要是为了抑制烟草消费量,引导健康消费。
5、【解析】选A。增值税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1 000万元是营业额,650万元是成本,B、D两项错误。营业税按营业额征税,C项错误。
6、【解析】选D。计划和市场是资配置的两种手段,市场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A、B错误。国家投巨资扩内需促增长说明国家通过财政有效地调节资配置,D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
7—10ADDD 11—15BCCAC 16—20CBAAB 21—25BCBBB
26. 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和民生工程遍地开花说明财政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有效地调节资配置,加太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的投资,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分)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领头羊”、农村市场日益活跃、特色产品出口增加反映了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2009年我国的民族地区正确处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发挥了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叉依靠消费,发挥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5分)③第三产业精彩纷呈反映了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领域。增加了就业人数,保证了社会安定,这是2009年民族地区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原因,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也有效地推进了民族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5分)
27. (本题共20分)
(1)变化:⑴改革开放30多年,王爷爷一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家庭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4分)
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6分)
(2)①购买股票。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②购买债券(国债)。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利率。③购买商业保险。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④购买基金。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它由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10分)
(从其它方面答亦可酌情给分)
28. ①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外需萎缩,我国采取了刺激消费、扩大投资的经济政策,消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提高,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4分)
②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大起大落。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趋缓,经济发展主要受到需求不足制约,政府主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锐收,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降低失业率,提高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4分)
29. ①运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3分)②运用税收政策,通过营业税和物业税的征收调节房地产市场;(3分)③制定土地政策,增加住房建设用地的有效供应(3分);④采用货币政策,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政策调节市场上货币流通量。(3分)
【高考题库】
1.(2008•广东理基)下表为某私营企业出口的DVD机的成本与利润表(单位:美元)
表中员工工资与外国专利费分别是按什么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益( )
A.劳动、资本 B.资本、技术
C.管理、技术 D.劳动、技术
2.(2008•江苏单科)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3.(2008•海南单科)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08•上海单科)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至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已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结余 D.财政决算
5.(2008•广东单科)2007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收入政策 B.货币扩张政策
C.财政政策 D.货币紧缩政策
6.(2008•海南单科)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2008•全国Ⅱ)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 600元/月提高到2 000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09•北京综)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1)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
乙组同学讨论图时一致认为,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请你补充回答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还有哪些,并说明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的过程中如何坚持这些原则。
丙组同学讨论图时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社会建设投入”。
(3)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
9.(2008•东综)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揭示图中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
10.(2008•上海单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 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1)社会保障体系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完善体现了什么经济常识?
(2)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11.(2008•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三 据统计,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了21.36%。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2)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基本道理。
【解析及答案】
1、【解析】选D。判断何种分配方式的依据,首先要分析其与哪种所有制经济相联系,其次再看具体内容是什么。表中题目表明是私营企业,则其分配方式应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员工工资为按劳动要素分配,专利费是按技术要素分配,答案为D项。
2、【解析】选A。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过分压低劳动报酬,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我们在进行企业分配时,不应只重视效率,还应注重公平,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A项符合题意。B项虽然提到“兼顾公平”,但材料更强调的是公平的重要性,因此B、C、D三项说法都不符合题意。
3、【解析】选D。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措施,故①与题意不符;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可以实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这有利于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故②入选;扩大财产性收入不一定能缩小收入差距,故③不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故④入选。选D项。
4、【解析】选B。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其中包括社会保障。中央财政为汶川地震拨付102.95亿元,属于社会保障支出,故选B项。A项与B项相反,故不选。C、D两项与题意无关,舍去。
5、【解析】选C。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至3‰,是国家利用税收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具体做法,税收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择C项。
6、【解析】选C。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材料依托市场经济公平、开放的特征,考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税收政策的调整,根据试题指向是给“中外资企业”平等竞争提供政策性依据,因此②很显然与题干要求无关,排除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7、【解析】选C。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了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进而有利于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调节过高收入,缩小高中低收入的差距,促进公平分配,②④正确;另一方面,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因为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①③舍弃,故正确答案为C项。
8、【解析】第(1)问图表反映的是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的变化情况。分别从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教育支出、就业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说明它们对促进经济建设的作用。第(2)问除材料中的对人民负责原则,还有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治国原则,并分别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体现这些原则。第(3)问说明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
答案:(1)①社会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年增加;社会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
②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经济建设。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①民主集中制原则。预算方案应报人大审批,并接受人大监督。②依法治国原则。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杜绝滥用权力。
(3)①对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不同。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②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9、【解析】解答第一问,要揭示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必须读懂图表的标题、横向纵向的变化、表注解释,在分析时,既要从宏观上说明东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又要具体分析其变化情况。解答第二问,从设问的要求不难看出本题考查的是财税作用。要揭示隐藏在变化背后的具体财政措施,需要迁移教材知识和事例才能准确解答。在解答时,注意不能忽视税收的作用。
答案:(1)经济信息:2007年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2)措施:①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资在不同行业间合理流动。②通过调控不同行业的财政支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为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若笼统回答“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结构”或从财政收支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也可)
10、【解析】第(1)问实质是回答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第(2)问分析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因,说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居民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即可。第(3)问指出了所用的哲学原理为联系的观点,因此要分析材料内容体现的联系观点的具体内容,根据设问要求,先答出原理及方法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阐释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11、【解析】第(1)问设问中明确规定了所用的哲学原理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解答此题要完整运用原理内容,按原理层次分别分析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的反作用,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及贯彻这一原则的意义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要认真阅读材料二、三内容,从中概括出共同反映的问题,不要具体量化,只做定性分析。对于如何解决材料中反映的经济问题,要注意教材相关知识的运用,根据材料二中的“注”,并结合社会现实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可。第(3)问是政治常识范畴,明确运用党的有关知识,因此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党提出的分配原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运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分析。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了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2)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下降,利润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上升。这表明在我国初次分配中存在利润比重过大的问题。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随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增长。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保证企业为劳动者缴纳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金。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在与企业谈判中的地位。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和政府有责任妥善解决分配领域中的不合理现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改革的积极性。
【精品题库】
2009年9月15日,《海南经济报》报道,从1979年起,海南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农村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把按劳分配的原则落实到实处,而且也改革了过去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上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旧体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海南农业至此进入了一个革新时期。据此回答1~3题: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财富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国民生产总值
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国有企业职工工资 ②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津贴
③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 ④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
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
D.按劳分配与按资本要素分配是联系在一起的
4.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按所有制性质分配 ④按企业效益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5. 曾经有一份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10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企业必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体现了(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 9.2009年9月11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8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5 909.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 179.88亿元,增长2.6%。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 )
①表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有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③为国家各项职能及社会公平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
④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9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低保工作;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这部分财政投入属于( )
A.社会保障支出 B.国家补贴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体现了( )
A.生产决定分配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C.生产和分配是不可分的
D.分配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9.2009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种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
A.解决社会总供给落后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消费过快增长
B.解决社会总需求落后于总供给的矛盾,控制经济过热增长
C.实现我国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D.通过扩大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0.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 318公里,2012年启运。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总投资2 209.4亿元。国家通过财政为京沪高速铁路筹集资金表明( )
A.财政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C.财政支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11. 据国家税务局统计,个人所得税目前已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树立纳税人意识,因为我国税收( )
①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②关系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③是实现我国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④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9年财政预算突出加强农业基础、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安排7 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据此回答12、13题:
12.我国的财政支出,着力协调,有促有控,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这表明( )
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配置
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③雄厚的财政实力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④国家通过财政提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 财政预算突出加强农业基础、支持新农村建设,其目的是( )
A.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
C.强化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
14.(2010•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车站、停车场、马路边、新村里……停放在这些地方的汽车车门上常被人插上烦人的“名片”,而“税务咨询,代开各类正式发票”是这些“名片”推介的主要业务。“代开各类正式发票”的行为
①属于严重的骗税行为②会导致国家税款流失
③严重干扰正常税收征管秩序 ④触犯了刑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5.(2010•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O09年11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就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详细解读。这有利于
①发挥我国税收的作用 ②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
③规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行政执法 ④增强纳税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新华社武汉2009年6月14日电武汉市率先开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交易试点,成立中部首个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农村生产要素的规范化交易给农民带了稳定的财产收入。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
从工资、财政、税收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建造“橄榄型”结构,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7.材料一 漫画《不公》
材料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
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漫画反映了什么不和谐的经济现象?怎样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6分)
(2)从哲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有何作用?(6分)
【解析及答案】
1、选B。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A、C、D三项错误。
2、选A,③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④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①②正确。
3、选B。A项讲的是劳动数量和质量不同,造成劳动报酬的差别,与材料“付出同样的劳动”不符。D项与题意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
4、【解析】选A。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③④错误。
5、【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企业中工资分配的公平问题,属于初次分配问题。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6、【解析】选A。①讲的是影响因素,②③讲的是作用,都符合题意。④题干没有体现。
7、【解析】选A。材料中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支出。B、C、D三项错误。
8、【解析】选B。基本经济制度属于所有制结构,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生产决定分配。
9、【解析】选C。当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增长、扩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A、B两项错误。D项夸大了财政的作用。
10、【解析】选D。A项错误,市场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财政为京沪高铁筹集资金,说明通过财政有利于资的优化配置。B、C两项不符合题意。
11、【解析】选B。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税收增长的根本因素,④错误。
12、【解析】选A,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体现了财政调节资配置,促进经济发展。③不符合题意,④错误。
13、【解析】选B。改善生活条是最终目的。
14、【解析】选C.
15、【解析】选D.
16.【解析】三个角度都要围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降低高、低收入者比例分析说明。
答案:(1)继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非公有制企业集中的地区,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线等;鼓励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福利,提高收入水平。
(2)财政继续实施支农惠农财税政策;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缩小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支持稳步建立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3)实行更加合理的税收调节,让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多纳税,并以此调节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应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方向。
17.【解析】第(1)问漫画《不公》反映的是分配不公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国家的分配政策方面分析。第(2)问主要从意识的能动作用方面说明。
答案:(1)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或分配不公)。国家必须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回答共同富裕、国家宏观调控等也可)
(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作出的正确决策。这一决策的贯彻执行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