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9-02-23 15:16
我常听一些父母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你看你这孩子长得多好,看我这孩子窝窝囊囊的,学习也不行,不爱说话,这辈子算完了。”父母说起来很随意,但对孩子自尊和自信的杀伤力是致命的。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动物。心灵如玻璃般透明易碎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呵护与欣赏。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像植物的根一样,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大。
夏杨是一个很自信的孩子,但这种自信不是天生俱来的,是从小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自信,是支撑他努力奋斗的根本。所以,在教育夏杨的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和自信。一些具体的细节,我已经很难记得了,但有几条很关键的注意事项,我做到了。
第一:不要动辄在外人面前提及孩子性格中负面的东西。什么“这孩子就是不爱说话”“这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刻苦”“这孩子不懂礼貌”等等,淡化他的缺点,提醒他的优点。
第二:从孩子的优点入手,加以表扬。当然该批评的时候也批评,最好是批评一次,表扬三次,按“1:3”的比例,孩子更容易改正缺点,心情愉快,自信和自尊心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第三:对孩子的一些可笑的行为,错误的举动,父母不要去讽刺挖苦,可以在很友善的玩笑中,提醒他。
第四:当孩子不开心时,父母要允许它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减少孩子的一些焦虑、紧张和挫折感,释放本身也是建设,这对他的自信和自尊的增强都是有好处的。当孩子经历人生的重大事件时,来自父母的倾听和支持,在孩子心中永远都是最有分量的。
在夏杨的成长过程中,我基本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做的。但有一次我犯了一个错误:有一段时间夏杨很胖,我就经常对他说“夏杨你太胖了,不要吃得太多了,别人会笑话你是个小胖子。”结果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害怕别人叫他小胖子。
直到有一次夏令营回来,夏杨问我:妈妈,你知道我参加夏令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猜不出来。”他说:“我找回了自信。”那一刻,很后怕,我差一点因为自己的失误,使孩子丧失自信,变得自卑。我也庆幸,孩子终于用他的优点找回了他与人交往的自信。
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优点,培养并发挥这一点,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很关键。夏杨上高中的第一堂英语课上,他就用不同于别人的流利的英语,对自我做了优美的长篇大论的介绍,使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等到李阳到山东实验中学讲座的时候,李阳向台下的同学挑战,问谁愿意上台跟他说“最快速英语”。大家都推举夏杨上去和李阳比试一下,一起呼:“夏杨,夏杨。”夏杨走上台去,李阳用很快的英语问:“Whatareyoudoinghere?”(你在这里干什么?)夏杨反应很快,他马上应对:“WhatdoyoumeanwhatIamdoinghere;whatareyoudoinghere?”(你问我在这里干什么是什么意思?你在这里干什么)其实这是《狮子王》里的一句台词,可能因为夏杨的英语说得比较快吧,李阳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就说“我对付不了这个家伙,让外教来对付他”,当时全校学生都在流传“夏杨打败了李阳”。
虽然夏杨自己很清醒,认为李阳的英语实力还是很有优势的,但这件事对他在一个新集体里面的自我感觉,影响很大。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心理状态,都是充满了信心和自信的,这种自信为他以后勇敢地去面对剑桥的考试,迎接新的挑战和加入新的团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我们的周围,有自尊心强的人,也有缺乏自尊的人,追究起来,多与从小以来的经历有关,而且环境与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尊心是成才的要素之一,事业有成者,无一例外都是自尊自强的。然后,自尊心又是容易在儿时被忽略的,因为婴幼儿是弱小的、依附的,大人往往不注意尊重他们,无视他们自尊的需要,甚至压抑他们的自主、自立、往往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自己却全然不觉。
这些话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以为你是谁,你可是我养大的!
妈妈不要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
你简直一无是处!
你很讨厌!
爱你的孩子,首先给他尊严
“养个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你可是我养大的,有本事别让你老子养着你呀!”
……
父母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对自己的孩子,觉得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上面列出的,可是禁语中的禁语啊。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尊严!如果连自尊也随便被践踏,他还算一个独立的人么?孩子虽小,但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做人的尊严。忽略孩子的基本权利,这样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怎么不能说他?”没错,是你给了孩子生命,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是生他是你自愿的,养他是你的责任。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也不是你的奴隶,你有什么权利剥夺孩子的尊严呢?
静下心来想一下,如果你在父母的辱骂中成长,你会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曾经有过被践踏自尊的痛苦,那么不要再把这种痛苦加在你的孩子身上。
自信、自立的基础是自尊。一个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自尊是残缺的,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将来,他如何有信心面对生活和事业?一个从小失去尊严的孩子,长大后会堂堂正正做人,抬起头来走路吗?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像奴隶一样,那么就把自尊还给他!
他是你的孩子,但是你无权伤害
话说回来,孩子犯再大的错,也不必用恶毒和刻薄的言语去责备,好像要一句话置孩子于死地一样。况且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不过是做父母的自己心情不好,迁怒于孩子。
“你不想想是谁给你饭吃!”
“给我记着,你是老子养大的!”
听听这话吧,简直就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有些孩子太小,也许就乖乖顺从了父母,但并不表示他认同了父母的话,而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被父母抛弃。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事实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抚养,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却把它当作是一种负担,当作一种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这种行为很可耻!想想,谁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抚养成人的?
“滚吧,滚吧,滚得越远越好!”
这句话也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一不顺心,就让孩子“滚”。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东西呀?如此简单一个字,你想想,有多少侮辱、蔑视和嘲讽的成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责骂不是太过分了吗?
还有的孩子比较黏人一点,有时喜欢赖着父母。这个时候家长不耐烦了,就会一把推开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很讨厌!”你不愿意陪着孩子玩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来伤害他的自尊心?这会令孩子因为父母厌恶自己而忧虑。他未必知道父母讨厌自己什么,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欢他黏人这个行为,而非讨厌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释,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小孩子往往依靠父母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父母那里获得关于人和人生的认识,所以父母给予孩子信心和信赖,非常重要。可是父母们却经常说许多贬损和否定的话,而从来意识不到它的伤害和严重后果,这是多么让人担忧啊!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有出息,那就谨慎自己的言辞吧。贬损的话,一句也别说。时刻记住:孩子是你的,但是你无权伤害。
怎样尊重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认得习惯。”但是,很多大人在这种情况下,斗南一这样做,或不屑于这样做,他们明知自己错了,却对孩子文过饰非,甚至不当一回事。大人的想法往往是:父道尊严,怎能认错;小孩子知道什么?没必要认错……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是弱小的,是不能和大人平等的。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能自尊吗?能尊重人吗?
自尊来源于受到尊重。儿童受到尊重时,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积极、主动的心态,总是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自尊就会萌发起来,这对孩子很重要,只有自尊,才能增加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我们的周围,往往有一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多是不好的,并由此给生活、工作和他人造成消极影响。究其根源,多是因为在儿时缺乏被尊重的感受,缺乏尊重人的教养。
可见,培养孩子尊重人,要从尊重孩子入手。尊重孩子不是表面文章,是正确的儿童观的自然反映,也就是说,正确看待孩子,才会由衷地尊重孩子。现代教育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孩子和大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孩子和大人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
那么,尊重孩子应该怎样做呢?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不知道,就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研究吧,”这完全不会影响大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只会让孩子感受到真诚;
(2)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认真对待,不能兑现时,也要对孩子有交代,不能不当一回事。这不仅是让孩子体验“言而有信”,更能从中体会出大人对自己的重视;
(3)孩子为大人做了事情,大人要说谢谢,不仅是因为礼貌,更是让孩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能认为孩子为大人做事是理所当然的;
(4)和孩子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就会觉得你尊重他,你是认真对待他的,此时不要忙于做别的事,更不要心不在焉;
(5)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要随意打断或制止孩子,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像和大人交谈一样对待孩子;
(6)多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发表意见时,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可以保留意见。但是,谁也不应该强加于谁;
(7)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不能大人“常有理”,也不要简单地否定,尽量用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中平等一员;
(8)重视和爱护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对他作品的态度,不得到孩子的同意,不随意处置孩子的作品;
(9)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强迫孩子公开自己的小秘密,不得到孩子的允许,不随意翻动孩子的东西,不强硬掏孩子的衣兜,让孩子有独立感;
(10)不随意代替孩子回答问话,不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议论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所或客人面前,要给孩子留面子,使孩子自己看重自己;
(11)如果家长错了,要主动向孩子认错,并诚恳地表示歉意,不要遮遮掩掩,不要羞于启齿,要不要欺骗孩子;
(12)批评孩子时,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允许孩子申辩,切不可对孩子说损伤其自尊心的话语,让孩子正视错误但不自卑;
(13)不要随意给孩子下消极的断言,如“你真笨”,不要经常将孩子和别人相比较,特别不要以他人之长比孩子之短,不要让孩子相形见绌;
(14)放手上孩子自己去解决伙伴间的争端,一般情况下,大人不要插手,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孩子会从解决争端中受益多多;
(15)不要戏耍孩子,不要用孩子来取乐,不给孩子起“外号”、“绰号”,更不能在自己心绪不好时,把孩子当出气筒;
(16)宽容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对朋友和活动的选择,大人可以向孩子提供意见,但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17)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将自己的兴趣强加于孩子,可以引导,但不能主观替孩子做决定;
(18)要顺其天性,不逼着孩子去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将自己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心理学家皮格·马利翁曾经做过一个测试,他对
老师奇怪地问这个心理学家:“你是怎样测试出这6个学生是非常出色的学生的?”皮格·马利翁一笑说:“我哪里做过什么测试,我从你学生的名单里随机抽出6个学生的名字,我就想做个试验,看看你们的关切程度,会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不同的期望值带来不同的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生命深处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全面的觉醒,而一个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就是启动这些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