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解析版

逍遥右脑  2018-10-15 11:31

2019-2019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性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B.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分泌蛋白质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但一定能产生ATP
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可用于合成RNA
C.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可转化成化学能但不能转化成光能
D.细胞在逆浓度梯度吸收无机盐时一般需要ATP供能
3.关于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年个体生长需要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要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正常表达
D.人在胚胎发育时期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其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所以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B.因其无原生质层,所以将它置于蒸馏水中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但可吸水胀破
C.因其功能是运输氧气,所以它会不断合成大量蛋白质
D.因其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5.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利用脱氧核苷酸进行半保留复制
C.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合成DNA
D.该实验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6.大多数生物翻译的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在如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图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  )
A.1 B.2 C.3 D.4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4分)
7.研究发现植物能对低温的变化作出适应性的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叶肉细胞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未见图只见表格)
蛋白质
序号 蛋白质
名称或功能 绣线菊A 绣线菊B
处理前
表达量 处理后
表达量变化 处理前
表达量 处理后
表达量变化
① ATP合成酶 0.45 不变 0.30 下降
② 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 0.18 下降 0.14 不变
③ 传递电子 0.52 下降 0.33 下降
④ 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 0.14 不变 0.00 上升
(1)蛋白质①位于  .
(2)根据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是  .
(3)运用所学知识和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是:(答出两点)  ;  .
(4)题中图、表数据表明植物适应低温的原理是  (多选)
A.增加细胞呼吸速率 B.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
C.降低最大光合速率 D.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

8.如图是发生在生物体某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1?6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A?E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未见生理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填字母).
(2)该细胞的B结构(细胞核)中能否进行DNA复制  (答“能”或“不能”),原因是  .
(3)若该细胞为蓝藻细胞,则图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

9.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可可碱的浓度
(mmo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该实验需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来确定细胞分裂时期,为了容易观察染色体,可用试剂  对解离漂洗后的根尖进行染色.
(2)实验结果表明,当可可碱浓度为1.0mmol.L?1时,与对照组相比,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实验结果中可知,可可碱  (答“可以”或“不可以”)用作除草剂.
10.兔的眼球颜色和毛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红眼灰毛兔(雌雄个体均有)和基因型相同的蓝眼白毛兔(雌雄个体均有),用它们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只见正交过程,没有反交过程)

(1)兔的毛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2)理论上F2应该出现4种表现型.但实际结果只出现了3种表现型,其中蓝眼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杂合子的概率是  .推测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表现为  却表现出蓝眼白毛个体.
(3)为验证(2)中推测,可选亲本中表现型为  的个体分别与F2中蓝眼白毛个体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如果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11.某兴趣小组用红葡萄制作果酒果醋,安装的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利用该装置先制果酒,控制的发酵条件是PH值5.0,温度25℃.制果酒的发酵初期,通气阀  需要短时间打开并泵气,以利于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  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
(2)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  .
(3)发酵一定时间后检测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营养也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为此他们做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第一步,取5只锥形瓶编号1、2、3、4、5,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粉、葡萄糖培养液和缓冲液;
第二步,向锥形瓶中分别依次加入0mL、20mL、40mL、60mL、80mL蒸馏水进行稀释,密封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瓶中的酒精含量.
实验结果:培养液稀释倍数越高,产生的酒精量越大.
根据实验写出假设:  .
(4)在制得果酒的基础上,小组同学继续利用本装置制作果醋,此时应改变的条件有  .

 

2019-2019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性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B.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分泌蛋白质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1、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4、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解答】解:A、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
B、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正确;
C、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分泌蛋白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C正确;
D、细胞核内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二者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的,即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但一定能产生ATP
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可用于合成RNA
C.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可转化成化学能但不能转化成光能
D.细胞在逆浓度梯度吸收无机盐时一般需要ATP供能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解答】解: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能产生ATP,如蓝藻,A正确;
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RNA,B正确;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和化学能(如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细胞在逆浓度梯度吸收无机盐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D正确.
故选:C.
 
3.关于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年个体生长需要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要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正常表达
D.人在胚胎发育时期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解答】解:A、幼年个体生长需要细胞增殖,成年后也需要细胞增殖,A错误;
B、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错误;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正常表达,C正确;
D、人在胚胎发育时期也会发生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其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所以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B.因其无原生质层,所以将它置于蒸馏水中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但可吸水胀破
C.因其功能是运输氧气,所以它会不断合成大量蛋白质
D.因其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即没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含有多种酶,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解答】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A错误;
B、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大量蛋白质,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正确.
故选:D.
 
5.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利用脱氧核苷酸进行半保留复制
C.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合成DNA
D.该实验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要用带有放射性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体内,所以其DNA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半保留复制,B正确;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细胞核,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所以不能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6.大多数生物翻译的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在如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图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  )
A.1 B.2 C.3 D.4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其中AUG或GUG为起始密码子.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依此向前每3个相邻碱基为一个密码子,所以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是“3”GUG.
故选:C.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4分)
7.研究发现植物能对低温的变化作出适应性的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叶肉细胞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未见图只见表格)
蛋白质
序号 蛋白质
名称或功能 绣线菊A 绣线菊B
处理前
表达量 处理后
表达量变化 处理前
表达量 处理后
表达量变化
① ATP合成酶 0.45 不变 0.30 下降
② 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 0.18 下降 0.14 不变
③ 传递电子 0.52 下降 0.33 下降
④ 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 0.14 不变 0.00 上升
(1)蛋白质①位于 类囊体薄膜 .
(2)根据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是 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的蛋白质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 .
(3)运用所学知识和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是:(答出两点) 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 ; 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蛋白质的表达量(或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 .
(4)题中图、表数据表明植物适应低温的原理是 BD (多选)
A.增加细胞呼吸速率 B.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
C.降低最大光合速率 D.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由分析可知:10℃下比15℃,绣线菊B和绣线菊A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图1)、光补偿点(图2)都偏低;由表1可知:ATP合成酶不变或下降,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不变或下降、传递电子下降、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绣线菊A不变、绣线菊B上升.
【解答】解:(1)蛋白质①是ATP合成酶,光合作用过程中该酶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结合表1数据,低温处理前绣线菊A与绣线菊B相比,ATP合成酶0.45大于0.30,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0.18大于0.14、传递电子下降0.52大于0.、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330.14大于0,所以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是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的酶的表达量都高于绣线菊B.
(3)结合表1数据分析绣线菊A与绣线菊B相比ATP合成酶不变或下降,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不变或下降、传递电子下降、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图1)的共同原因是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蛋白的表达量(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
(4)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表明绣线菊B更适合低温环境可见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可使植物适应低温的环境;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使绣线菊B上升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可使植物适应低温的环境.故选:BD.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
(2)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的蛋白质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
(3)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 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蛋白质的表达量(或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
(4)B D
 
8.如图是发生在生物体某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1?6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A?E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未见生理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A (填字母).
(2)该细胞的B结构(细胞核)中能否进行DNA复制 不能 (答“能”或“不能”),原因是 该细胞中有叶绿体,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能进行DNA复制 .
(3)若该细胞为蓝藻细胞,则图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有 ③④⑤⑥ (填序号)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A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E是内质网.
【解答】解:(1)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为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
(2)该细胞中有叶绿体,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能进行核DNA复制.
(3)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若该细胞为原核细胞,则图中不可能有的细胞结构是BCDE.不可能发生③④⑤⑥过程.
故答案为:
(1)A
(2)不能 该细胞中有叶绿体,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能进行DNA复制
(3)③④⑤⑥
 
9.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可可碱的浓度
(mmo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该实验需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来确定细胞分裂时期,为了容易观察染色体,可用试剂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对解离漂洗后的根尖进行染色.
(2)实验结果表明,当可可碱浓度为1.0mmol.L?1时,与对照组相比,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少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可可碱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实验结果中可知,可可碱 可以 (答“可以”或“不可以”)用作除草剂.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解答】解:(1)为了容易观察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解离漂洗后的根尖进行染色.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实验结果中可知,可可碱可以用作除草剂.
故答案为:
(1)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2)少 可可碱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3)可以
 
10.兔的眼球颜色和毛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红眼灰毛兔(雌雄个体均有)和基因型相同的蓝眼白毛兔(雌雄个体均有),用它们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只见正交过程,没有反交过程)

(1)兔的毛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白毛 ,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亲本灰毛兔和白毛兔杂交F1全部表现灰毛,且F1灰毛兔自交(雌雄兔相互交配得到的)得到的F2出现了白毛兔 .
(2)理论上F2应该出现4种表现型.但实际结果只出现了3种表现型,其中蓝眼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 3 种,杂合子的概率是   .推测基因型为 aab 的个体本应表现为 红眼白毛 却表现出蓝眼白毛个体.
(3)为验证(2)中推测,可选亲本中表现型为 红眼灰毛 的个体分别与F2中蓝眼白毛个体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如果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全为红眼灰毛 ,则该推测成立.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正交实验:亲本红眼灰毛兔与蓝色白毛兔杂交,子一代表现为蓝眼灰毛兔,因此蓝眼对红眼是显性性状、灰毛对白毛是显性性状,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出现9:3:4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反交结果与正交结果相同,说明两对形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是常染色体遗传.
【解答】解:(1)由正交、反交结果可知,亲本灰毛兔和白毛兔杂交F1全部表现灰毛,且F1灰毛兔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一定比例的白毛兔,因此灰毛是显性性状,白毛是隐性性状.
(2)F2应该出现4种表现型.但实际结果只出现了3种表现型,可能的原因为aabb(应该表现为红眼白毛)表现为蓝眼白毛,蓝眼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_bb,共有3种;杂合子的比例与纯合子比例相同,各种 .
(3)为验证(2)中推测,可选亲本中表现型为红眼灰毛个体与F2中蓝眼白毛个体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如果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为红眼灰毛,说明子二代的该蓝眼白毛兔的基因型是aabb,即(2)假说成立.
故答案为:
(1)白毛 亲本灰毛兔和白毛兔杂交F1全部表现灰毛,且F1灰毛兔自交(雌雄兔相互交配得到的)得到的F2出现了白毛兔
(2)3 aabb 红眼白毛
(3)红眼灰毛 全为红眼灰毛
 
11.某兴趣小组用红葡萄制作果酒果醋,安装的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利用该装置先制果酒,控制的发酵条件是PH值5.0,温度25℃.制果酒的发酵初期,通气阀 ① 需要短时间打开并泵气,以利于 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 ② 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
(2)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 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 .
(3)发酵一定时间后检测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营养也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为此他们做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第一步,取5只锥形瓶编号1、2、3、4、5,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粉、葡萄糖培养液和缓冲液;
第二步,向锥形瓶中分别依次加入0mL、20mL、40mL、60mL、80mL蒸馏水进行稀释,密封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瓶中的酒精含量.
实验结果:培养液稀释倍数越高,产生的酒精量越大.
根据实验写出假设: 酒精浓度会影响酵母菌发酵 .
(4)在制得果酒的基础上,小组同学继续利用本装置制作果醋,此时应改变的条件有 将温度升高至30℃?35℃,并将通气阀①打开泵入充足氧气 .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解:(1)利用该装置先制果酒,控制的发酵条件是PH值5.0,温度25℃.制果酒的发酵初期,通气阀 ①需要短时间打开并泵气,以利于 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实验过程中,通气阀 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2)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 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
(3)根据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酒精的浓度,因此可以做出假设:酒精浓度会影响酵母菌发酵.
(4)果酒制作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其适宜温度是18~25℃,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其适宜温度是30℃,因此在制得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利用本装置制作果醋,此时应改变的条件有将温度升高至30℃?35℃,并将通气阀①打开泵入充足氧气.
故答案为:
(1)①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②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2)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
(3)酒精浓度会影响酵母菌发酵
(4)将温度升高至30℃?35℃,并将通气阀①打开泵入充足氧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解析版】相关文章
【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解析版】推荐文章